关于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
2024年1月16日在长沙市开福区
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长沙市开福区财政局
各位代表:
受区sunbet申搏委托,现向大会报告我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,请予审议,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2023年,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区人大、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落实“三高四新”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,认真落实区第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3年预算决议,区域经济回升向好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安全发展基础夯实,民生保障有力有效,预算执行整体情况良好。
(一)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1、2023年收入预算执行情况
2023年,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782万元,同比增长2.01%;为区人大调整预算的101.84%;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,同口径增长8%。
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类情况:增值税232174万元,企业所得税50291万元,个人所得税37700万元,房产税25932万元,印花税9847万元,土地增值税64388万元,耕地占用税-8611万元,专项收入3871万元,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3965万元,罚没收入12415万元,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141962万元,捐赠收入131万元,其他收入69717万元。
2、2023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
2023年,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3786万元(含中央、省、市专项追加),各支出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如下:
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176万元,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,支持各机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,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;
国防支出314万元,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方面的支出;
公共安全支出14187万元,主要用于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正常运转,落实办案、装备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专项支出;
教育支出167168万元,主要用于保障全区学校正常运转、改善办学条件等;
科学技术支出25208万元,主要用于全区科技计划项目扶持、企业研发奖补、创新型省份建设和高层次研发专家引进等;
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017万元,主要用于文化产业发展、文旅融合、公共文化服务投入、全民健身工作的支出保障;
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875万元,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支出;
卫生健康支出64821万元,主要用于卫生健康、食品安全、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支出;
节能环保支出18292万元,主要用于大气、水体、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,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建设,上缴污水处理费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等工作;
城乡社区支出222362万元,主要用于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等工作;
农林水支出33962万元,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水毁水利工程修复、排渍抗旱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等工作;
交通运输支出4051万元,主要是安排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经费;
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831万元,主要用于支持全区中小企业、互联网产业发展,安排安全生产相关经费等;
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055万元,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方面的支出;
金融支出627万元,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方面的支出;
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4万元,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方面的支出;
住房保障支出21715万元,主要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棚户区改造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支出;
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047万元,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支出;
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388万元,主要是应急管理事务、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支出;
债务付息支出8626万元,主要是全区政府债券付息支出。
3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
按照现行市区财政体制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,加债券转贷收入,加调入资金,再加上年结余,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预计为1151984万元,总支出预计为1151984万元,收支平衡(最终数据以市区结算文件为准)。
(二)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2023年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收入36619万元(按省市统一要求,区县2023年社保基金预算不编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),为区人大调整预算的101.51%;2023年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支出35296万元,为区人大调整预算的98.64%,社保基金预算本年结余1323万元。
(三)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
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000万元,为调整预算的100%;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4000万元,为调整预算的100%。
(四)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83万元,加上级补助收入,加债券转贷收入,再加上年结余,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财力预计为249739万元,总支出预计为222993万元,结余预计为26746万元(最终数据以市区结算文件为准,结余主要为长赣铁路专项债券项目资金)。
(五)政府债务相关情况
2023年,经省政府批准,省财政厅下达我区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为180707万元,其中:一般债务13507万元,专项债务167200万元。根据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有关规定,上述限额全部计入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,2023年底我区政府债务限额为749009万元,其中:一般债务270439万元,专项债务478570万元。根据财政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数据,截至2023年底,区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749001万元,控制在法定限额749009万元内,其中:一般债务(债券)270431万元,专项债务(债券)478570万元。
(六)预备费使用情况
2023年动用预备费5000万元,主要用于信访维稳支出、应急救援物资采购、燃气安全等年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及不可预见支出。
二、2023年人大预算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
2023年,我们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决扛牢“强省会”战略责任,以“绩效管理提升年”行动为抓手,全力强财源、拼收入、稳增长、抓支出、优管理、防风险,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。
(一)财政收入在触底回升中承压奋进。一是加强财源建设。紧盯财源建设工作目标,严格按照《开福区提升骨干税源企业税收贡献度行动方案》要求,推进落实市场主体倍增工程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,主动为企业服务,及时兑现企业奖励,推动辖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。二是强化收入征管。积极化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,强化重点行业、重点税源、重点企业监管,加强财政、税务和街道等单位联动,凝聚征管合力,全年完成市区两级收入94.77亿元。三是优化营商环境。落实“放管服”要求,采取预留采购份额、优先采购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,累计授予中小企业采购合同金额3.22亿元,占总合同的90%。
(二)支出保障在改善民生中有力有序。一是优化支出结构。坚持“开源”与“节流”并举,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全年民生民本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7.21%,全年直达资金支出进度为95.3%。二是保障项目建设。根据“量入为出、统筹安排、突出重点”原则,统筹安排春节、端午、中秋节气资金4.94亿元,确保全区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。三是抓好向上争资。坚持“两眼向上盯政策、两脚向外跑项目”工作理念,全年共争取到位上级项目资金29.07亿元。
(三)风险防控在尽职担当中抓紧抓实。一是坚决守住债务风险底线。坚持债务监测常态化机制,实行“一债一策”管理,全年化解隐性债务9.43亿元;精准调度重要平台、重点融资方式、关键节点债务兑付情况,确保风险排查、资金筹集、合规化解“三个到位”。二是牢牢守住“三保”底线。坚持“预算一个盘子、支出一个口子”,支出安排先有规划、政策,后定项目、资金,科学合理确定支出优先次序和支出规模,统筹财力优先保障“三保”、债务还本付息支出、区委政府重要决策支出。三是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底线。精准测算国库资金,合理安排库款,突出“两个注重”,确保库款保障系数处于合理区间;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,切实维护财经纪律。
(四)财政管理在改革创新中深入推进。一是“三资”盘活成效明显。按照“摸清存量、分类处置、用好用活、提质增效”总体思路,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、资金和资源,累计盘活“三资”6.6亿元,超额完成市对区考核任务。二是绩效管理日益规范。以“绩效管理提升年”行动为抓手,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、执行、监督全过程,实施预算执行进度和目标实现程度“双监控”,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。三是财政监管多点联动。全面规范街道财务管理,对全区16个街道财政所开展“财政业务大比拼”,牵头对双塘村开展“驻场解剖麻雀式”检查。优化评审程序,提升评审时效,为特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;建立资金支付监督机制,保障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有序支付。
三、2024年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
2024年预算编制,我们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原则,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、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、发展与安全的关系,在转方式、调结构、提质量、增效益上积极进取,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,扎实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(一)基本原则
1、坚持聚焦关键。紧扣“两个统筹”大局,集中财力保重点,预算安排优先支持保工资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基层运转、保风险防控等工作,刚性支出保障到位后,再安排其他事业发展支出。
2、坚持全面统筹。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,克服收支突出矛盾,积极向上争资,统筹四本预算,全面盘活“三资”,保持必要支出强度,加强省市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。
3、坚持艰苦奋斗。将“过紧日子”思想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,勤俭办一切事业,持续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,进一步削减低效无效支出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安排新增支出。
4、坚持兜稳底线。兜牢“三保”底线,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,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。
(二)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
1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草案
2024年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80000万元,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、上年结余、调入资金,综合测算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942876万元(未含中央省市专项追加)。
2、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草案
按照收支平衡原则,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为942876万元(未含中央省市专项追加),扣除上解支出,建议2024年安排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2056万元(未含中央省市专项追加),具体如下:
(1)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9342万元;
(2)国防支出484万元;
(3)公共安全支出15209万元;
(4)教育支出151510万元;
(5)科学技术支出22138万元;
(6)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47万元;
(7)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000万元;
(8)卫生健康支出55950万元;
(9)节能环保支出10482万元;
(10)城乡社区支出254660万元;
(11)农林水支出35000万元;
(12)交通运输支出2600万元;
(13)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5485万元;
(14)住房保障支出8079万元;
(15)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600万元;
(16)债务付息支出11270万元。
(三)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
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计均为15860万元。
(四)社保基金预算方面
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9434万元,安排社保基金预算支出38071万元,预留结余1363万元。
(五)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
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000万元,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6000万元,收支平衡。
四、2024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思路
2024年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也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一年,更是建设大城北的深化之年,做好财政工作至关重要。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中央、省委、市委、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决贯彻区委、区政府决策部署,在落实“过紧日子”要求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、强化绩效管理、严肃财经纪律、增强财政可持续性、强化政策协同发力等六个方面下功夫,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、科学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,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。
(一)坚持以服务大局为根本,高质量支持经济发展
一是培强财源,汇聚财力。坚持服务发展、培植财源与组织收入、提高质量“两手抓”“两手硬”,抓牢重点产业、重点企业、重点项目、重点单位、重大政策、重要节点,更加扎实推进涵养税源、服务企业等工作。二是优化结构,保障重点。毫不动摇坚持“过紧日子保民生、调优结构保战略”,持续压减一般性、非刚性、非重点支出,打好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管理、政府采购管理、投资评审管理“组合拳”,将节约的财政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、民生刚性支出,大力支持产业培育、科技创新、片区开发、城乡环境治理等关键领域。三是向上争资,统筹财力。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、特别国债资金、政府债券资金,定向支持开福范围内的基础设施、民生改善项目建设。
(二)坚持以共同富裕为使命,高品质保障人民生活
一是集中财力惠民生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聚焦教育、社保、医疗卫生、民政等重点民生领域,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确保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80%以上。二是兜牢底线保民生。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,加快民生资金支出进度,优先保障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,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温度。三是优化政策增福祉。在部门“过紧日子”、严控部门经费“二次分配”的同时,通过用好社区发展基金,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,进一步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(三)坚持以安全发展为目标,高标准防范化解风险
一是强化“库款保障”。财政部门加强收支预测,注重库款调度,建立先“三保”支出、债券支出,后其他支出的库款保障次序,确保库款保障系数处于合理区间。国有企业合理安排资金计划,做好到期债务需求和资金来源的相互衔接,确保资金链安全。二是兜牢“三保”底线。坚持“三保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,强化预算编制审查、运行监测、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,确保“三保”支出足额及时保障到位。三是全力转型发展。通过调研分析,拿出区属国企完善现代治理机构、降本增效强运营的整体方案,鼓励国有企业“靠上去”争取上级支持,“走出去”学习改革经验,“卖出去”盘活存量资源资产,“豁出去”清理业务板块,推进资本、资产、资源的快速转换,增强企业造血功能,提升发展内生动力。
各位代表,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,责任重大,意义深远。潮平岸阔催人进、风起扬帆正当时。我们将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监督,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,坚定信心,保持定力,攻坚克难,砥砺奋进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福实践的新篇章贡献财政力量!